王凌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单 位: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临床药学与药事管理学系
通讯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 17 号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电话:13880648328
E-mail: wlin_scu@scu.edu.cn
简历
1996.9~2000.6 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 药学专业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
2000.9~2003.6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药剂专业学习,获理学硕士学位
2003.9~2006.6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药剂专业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
2006.9~2008.1 成都地奥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
2008.3~2008.10 香港中文大学药剂学院研究助理
2008.7~2013.6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临床药学与药事管理学系讲师
2010.3~2011.10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新药审评员
2013.2~2013.9 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 Rutgers University,药学院访问学者
2013.7~至今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临床药学与药事管理学系博士研究生导师
社会职务
中国药理学会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际药物代谢学会(ISSX)会员
国家药物审评员与临床试验核查专家
国家临床试验核查专家培训的培训教师
四川省药学会药物临床评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四川省药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
四川省医学传播学会第一届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药学会第一届医药生物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
学术刊物任职
《生物医学工程杂志》、《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中国抗生素杂志》、《中国药业杂志》等专业期刊编委
研究方向
1. 药动学的研究与应用
2. 药物代谢酶与转运体调控及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3. 基于生理药动学模型的个体化用药研究
主要研究课题及成果
主要研究课题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黄芩经DNMT1调控STAT/FcRn通路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作用的研究,项目批准号: 82274319, 负责人;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丹参经TET调控Nrf2/BSEP通路及其对利福平致肝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 项目批准号: 81573789, 负责人;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基于Keap1-Nrf2-ARE信号通路的加味逍遥散乳腺癌化学预防机理的研究, 项目批准号: 81102856, 负责人;
4.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丁酸氯维地平及其纳米微乳注射液研究,项目编号:2012ZX09202101-001,负责人;
5.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药学教育研究会2012年立项课题”的重点课题:“以人才培养目标导向的临床药学专业核心课程构建”, 项目编号201208,负责人;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丹参经表观遗传调控Nrf2/ARE通路及降低核苷酸类似物肾毒性的作用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81473489主研人;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引经理论的药动学基础研究,项目批准号:30873441,主研人;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药制剂物质基础的细胞模型筛选方法研究”,项目批准号:30271614,主研人;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p-糖蛋白在口服中药制剂吸收中的作用与调控研究”,项目批准号:30572373,主研人;
主要研究成果
1. “临床药学专业建设与实践”获得2018年四川省第八届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2. “临床药学专业建设与实践”获得2017年四川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3. “丹七新制剂设计与评价的生物药剂学方法研究”,获2008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4. “《药物现代评价方法》课程和教材建设”项目获得2008年四川大学校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5. 《临床药动学》教材获四川大学2008年度校级优秀教材二等奖;
代表论著
在国内外公开发表与药物研究各个环节相关论文170余篇,主要涉及药动学、生物药剂学、临床药学、药剂学等方面。近三年发表SCI的论文有:
1. Yan Yu; Lin Hong; He Zhiyao; Wang Ling.Serum uric acid and prostate cancer: Findings from the NHANES (2007-2020).Frontiers in Oncology.2024 Oct 25:14:1354235.
2. Yu Yan,Bin Wu ,Ling Wang.A real-world pharmacovigilance study of QT interval prolongation and torsades de pointes associated with CDK4/6 inhibitors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Findings from the FDA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Expert opinion on drug safet.2024 Mar 14 :1191-1198.
3. Ni Liang; Zheng Liang; Liu Yueyue; Xu Wenwen; Zhao Yingjie;Wang Ling; Zhang Qian; Hu Wei; Chen Xijing.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 Modeling to Simulate CYP3A4-Mediated Drug-Drug Interactions for Pyrotinib.Advances in therapy .Eur J Pharm Sci.2024 Mar 1:194:106697.
4. Wu Jingying; Zheng Liang; Zhang Qian; Zhang Qin; Qin Huiling; Zhou Renpeng; Chu Zhaoxing; He Guangwei; Wang Ling; Hu Wei.LC–MS/MS determination of HY072808, a novel candidate for treating atopic dermatitis, and its active metabolite: Application to a first‐in‐human pharmacokinetic study.Biomedical Chromatography.2023.Feb.e5542
5. Li Rong;Chen Yuwen;Jia Mi;Jiang Xuehua;Wang, Ling.Pharmacokinetics and absorption mechanism of tandospirone citrate.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2023 Nov 6:14:1283103.
6. Wenwen Zhang, Yice Zhang, Chengming Wen, Xuehua Jiang, Ling Wang. In vitro Assessment of the Effects of Silybin on CYP2B6-mediated Metabolism. Planta Med. 2023 Oct;89(13):1195-1203.
7. Chengming Wen , Haoyang Hu , Weipei Yang , Yingjie Zhao , Liang Zheng , Xuehua Jiang , Ling Wang.Targeted inhibition of FcRn reduces NET formation to ameliorate experimental ulcerative colitis by accelerating ANCA clearance.Int Immunopharmacol. 2022 Dec;113(Pt B):109474.
8. Hongyi Yang , Leting Yang , Xiaofang Zhong , Xuehua Jiang , Liang Zheng , Ling Wang. 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 modeling of brivaracetam and its interactions with rifampin based on CYP2C19 phenotypes.Eur J Pharm Sci. 2022 Oct 1;177:106258.
9. Liang Zheng, Hongyi Yang, André Dallmann, Xuehua Jiang, Ling Wang and Wei Hu.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 Modeling in Pregnant Women Suggests Minor Decrease in Maternal Exposure to Olanzapine.Front Pharmacol. 2022 Jan 19;12:793346.
10. Wenwen Xu , Mingyu Xu , Yumeng Xiao , Lu Yu , Huiru Xie, Xuehua Jiang, Meiwan Chen , Huile Gao, Ling Wang.Changes in target ability of nanoparticles due to protein corona composition and disease state.Asian J Pharm Sci. 2022 May;17(3):401-411.
参编教材
1. 参编:《药物设计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
2. 副主编:《药物现代评价方法》(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年
3. 参编:《临床药学概论》,科学出版社,2022年
4. 副主编:《临床药学概论》,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1年
5. 参编:《临床药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年
6. 副主编:《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科学出版社,2017年
7. 参编:《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年
8. 参编:《药物设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9. 参编:《临床药学导论》(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
10. 参编:《药物现代评价方法》,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
11. 参编:《临床药学导论》,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年
12. 参编:《临床药动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
编辑: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